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推动文明实践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文明荣成”微信公众号开设文明实践我行动——“一城仁爱风”访谈专栏,我们将邀请部分镇街文明实践所所长、村居文明实践站站长、文明实践组织负责人分享他们的创新探索和思考打算,进一步激活高效能治理的道德力量,共同擦亮“一城仁爱风”品牌。
本次我们请来了崖头街道北环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梁华荣,一起为我们分享如何通过建立“益家自治”品牌,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北环社区成立于2017年8月,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13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6218人。作为新型社区,这里处处充满着充沛的活力,积极探索建立“益家自治”品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服务串联起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让服务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治理的温度,极大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北环社区的特点以“新”为主——小区新、居民新、社区新,新型社区活力充沛、潜力无限,但社区治理也几乎是“零基础”。最初,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邻里关系疏离,居民多是因为孩子教育搬迁到社区,没有感情基础;二是双职工家庭很多,对于孩子放学后的看管需求,引发了教育安全焦虑;三是居民对新环境陌生、社交匮乏,易产生陌生感。面对这些问题,梁华荣思考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搭建社群“连心桥”,让千百“小家”聚成“一家”。2020年,北环开始探索“益家自治”品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服务串联起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让服务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
目前,“益家自治”品牌已成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五年的时间,已累计服务了200多个家庭,孩子们在书堂里读书、写字、交友,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朗朗书声此起彼伏,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活”在了日常生活中。如成立“益家阳光心理”志愿服务队,致力于解决社区居民亲子关系和家庭矛盾问题,五年来,介入127个家庭,让23名辍学青少年重返校园,挽救了9对濒临破裂的婚姻。此外,“益家编织手工坊”成功将编织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有“益家中医”整合辖区中医资源,居民无需医院排队,即可享受健康咨询与问诊服务,为居民打造便捷温暖的健康空间。
如今,北环社区的“益家自治”品牌得到了居民认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但在品牌的探索、建设、实施过程中也充满了“挑战”。
社区很多小区都是新建,大家都不熟悉,家家户户关着门,虽然打招呼但仍然不热络,就像一个个孤岛,特别需要一根线把大家串联起来。后来是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成了破冰的关键!最开始只有一张球桌,慢慢增加到八张。很多“社恐”的居民,打着打着就变成“社牛”了。比如,退休的王大爷手把手教新邻居小李打扣杀,职场妈妈带着女儿来打球放松,这样的场景天天在“益家乒乓”球馆上演。到了2024年第二届“社乒赛”,一下涌来500多位居民,三天小组赛,每天球桌边上加油声不断,打进决赛的选手那叫一个兴奋!更有意思的是,球桌旁边自然而然就成了“邻里会客厅”。大家打完球,泡壶茶,坐下来唠唠家常,聊聊社区里的事儿,以前冷冰冰的“陌生人社区”,现在充满了茶香和人情味,“社区‘益家’,聚成一家”的局面就这样打开了。现在北环社区的文明实践阵地在13个小区都铺开了,居民互动越来越多,精神生活丰富了,社区的幸福感也是不断提升!
如今,北环社区以“益家自治系列”为核心,通过“益家乒乓”打破邻里隔阂,“静心读书会”传承优质文化,“益家阳光心理”融洽家庭关系,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构建起“服务聚心、文化润心、自治齐心”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