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活动动态
【文明实践】暖心食堂飘出志愿服务的“芬芳”……

暖心食堂工作开展以来,人和镇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机制创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入信用机制,广大基层干部、志愿者用“奉献指数”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激荡起幸福的涟漪,叠加起政通人和文明新高度。

用“情景宣讲”释义“深度内涵”





推进暖心食堂工作的过程,就是传播新思想、巩固新思想的过程。在暖心食堂中,我们把新思想用“和风习语”的方式,让百姓感受到“习语润心”’“平语近人”。一句知冷知热的暖心话、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一束鲜花、一个拥抱、一起过生日、一个党史小故事这种“小微志愿服务”激发出老人“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的真情告白。“情景宣讲”成为最生动、最接地气的理论传播载体。

用“乡土仪式”激发“最美潮流”




巧厨娘志愿者作为暖心食堂的中坚力量。为持续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推进“虚”与“实”的风尚融合转化,实施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刺激”。千名志愿者表彰、信用基金发放、主要领导和近亲属为志愿者颁奖,让获奖者“脸上有光”;免费游槎山、免费查体、行政服务免待号,让志愿者感到“我们不一样”。



用“红色行动”凝聚“基础细胞”





暖心食堂是一项伟大的暖心工程、民心工程。“一号工程”让暖心食堂动起来。每次活动镇村党组织书记必动员、必参与、必合影,为先进站台、为典型鼓劲。一支队伍让暖心食堂暖起来。由镇村干部组成的暖心“店小二”队伍,广大基层干部去掉“官念”,实现了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暖心服务员、暖心送餐员、暖心大厨的华丽转身。

下一步,人和镇将创新经营理念,拉长暖心志愿服务的产业链条,在做好北齐山村“暖心农场”、邢家村“西施豆腐坊”“麦香馒头房”等小微暖心平台的基础上,让志愿者无偿参与到馒头、豆腐等小微产业的运营当中,使暖心食堂工程实现由无偿奉献到自我造血的提升,真正做到暖心暖胃暖社会,实现让群众入情入景学“习语”、润物无声感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