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活动动态
【文明实践我行动 | “一城仁爱风”访谈】成山镇成山四村:巧用“文明实践+”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编者按: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推动文明实践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文明荣成”微信公众号开设文明实践我行动——“一城仁爱风”访谈专栏,我们将邀请部分镇街文明实践所所长、村居文明实践站站长、文明实践组织负责人分享他们的创新探索和思考打算,进一步激活高效能治理的道德力量,共同擦亮“一城仁爱风”品牌。


本次我们请来了成山镇成山四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张颖辉一起为我们分享如何以文明实践为抓手,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成山四村位于成山镇政府驻地,常住人口373户、845人。近年来,成山四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为抓手,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通过“信用激励促参与——老兵调解聚民心——阳光三资惠民生”,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发动普通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以及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大家的参与动力等方面,成山四村有自己的“小妙招”。该村投资120多万元,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文明实践便民大院、暖心食堂、信用超市等阵地,依托这些暖心阵地,又广泛动员党员、村民代表等,组建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平安建设、巧厨娘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每年开展纾难解困、防火护林等文明实践活动300多场次。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成山四村推出信用加分制度,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森林防火、暖心食堂等志愿活动进行积分量化,村民的信用分可以到村里的信用超市兑换洗衣液、酱油等生活必需品,每季度还会组织开展信用激励活动,通过发放信用基金、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在全村营造了“诚实无价、守信有礼”的良好氛围,去年该村发放信用基金超过13万元,受激励群众达568人。


在成山四村还有一支特殊的调解队——老兵调解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60岁,却成了村里的“定海神针”。该志愿服务队由6名退役老兵组成,他们凭借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以及“一碗水端平”的处事原则,在村民中很有威望。村民小组长在日常走访里摸排矛盾苗头,一旦发现问题,老兵调解员马上上门进行调解;遇到难解决的事儿,村“两委”就联合镇司法所一起想办法。这些老兵一分钱报酬都不要,就凭着几十年的生活经验,用拉家常的方式讲道理、办实事,把矛盾化解在村口巷尾、田间地头。从2021年到现在,已经成功调解了39起邻里纠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基层治理离不开经济基础,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村民最关心的事。成山四村聚焦村民的切身利益,用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这个抓手推行“阳光三资”行动。通过组织志愿者面对面宣讲、发放手册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提升村民参与监督的意识。志愿者还手把手教村民使用“阳光村务二维码”,让村民可以随时查看村集体财务收支、资产发包等信息,真正让村民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该村还针对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依靠党员干部、志愿者入户走访摸清底数,成功为全村70岁以上失能村民流转土地125,让这些老年村民年均增收3.75万元,生活得到了保障。同时,对145亩撂荒地进行整治盘活,为村集体年均增收4.35万元。村集体有了家底后,投入到村道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中,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让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幅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高涨,幸福感、获得感也是不断升。




如今,成山四村通过信用激励促参与——老兵调解聚民心——阳光三资惠民生的创新机制,既深化了信用+志愿的治理效能,更激发出群众要参与、争参与、乐参与的深层动力,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聚民心、筑同心、强信心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