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中,受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局限,一些有特长和天赋的儿童,在黄金年龄段不同程度存在着艺术学习被忽视的状况。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通过社会力量发起开展 “艺彩童年”公益活动,用爱为乡村孩子的艺术梦想插上翅膀,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成立6年多以来,遵循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困难帮扶、行为辅导、心理咨询、素质拓展、成长引导、义工互助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

2020年,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为当地乡村儿童送去了一堂绘画课,并从中了解到,这里的很多孩子从小喜欢画画,却第一次知道自己笔下的小草可以是嫩黄的、大树可以是多彩的。通过那次活动,志愿者们萌生了要为乡村孩子们带去更多艺术课程的想法,坚定了一起描绘多彩未来的决心。
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通过公益机构筹集慈善资金,启动了“艺彩童年”公益服务项目。该项目以京剧、绘画、舞蹈、非遗剪纸教育等为切入点,通过补充艺术师资力量,增加艺术培训课程,致力于改善乡村孩子艺术教育不足的问题,满足儿童对自身文艺素养提升的需求。

绘画对于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学画本身。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链接专业美术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艺术的天地里,学习挖掘新的课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断去尝试、去感受,寻求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现在,参与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国画简单的基本技法,创意及写生画也有了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

京剧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舞蹈、形体、表演等多种学科的传统艺术。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联系石岛当地京剧票友,带着孩子们走近生旦净末丑,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通过9期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在京剧的做派身段、开打动作及气息运用等方面都有了不同进步,更培养了男孩的豪迈矫健英武之气,增添了女孩的端庄秀丽乖巧之气。其中孩子们排演的《说唱脸谱》节目,更是在全市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剪纸作为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链接王连街道当地的非遗剪纸传承人进行全程教学授课,孩子们通过学习“硬”“软”“方”“圆”四种刀法,练习剪弧线、直线等,慢慢掌握剪纸的内涵。学习观察形态、大小、多少、粗细、疏密、虚实、曲直等,感受方寸之间尽现无限创意的艺术魅力。

手工制作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项目,有利于大脑的全面开发和创造力提升。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一起折纸、制作超轻粘土画等,并鼓励孩子们自己设计作品,分享创作想法和感悟。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小晴晴是荣成市芬芳青少年志愿服务团服务多年的一名乡村困境小女孩,跳舞一直是她的梦想。但现实成长环境的影响让她一度失去对梦想追求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志愿者的鼓励、支持、陪伴,加上聪颖又有天赋的小晴晴勤学苦练,她现在终于登上了舞台,用舞蹈的方式展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逐。自2022年12月“艺彩童年”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共开展活动41期,其中国画12期、京剧12期、非遗剪纸5期、艺术折纸2期、手工4期、创意及写生绘画6期,参与志愿者132人次,专业讲师52人次,服务儿童930多人次。
孩子们在“艺彩童年”活动中,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在墨香中感受到意境的悠远,在一笔一画的写生中感受阳光的跳跃;在京剧唱念作打中感受身体的力量;在手工制作中发现自己的心灵手巧,在指尖玩转红纸中体会世界之大;在清亮的歌唱中找到激情涌动的青春......艺彩童年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源于生活的思考,源于生命的尊重,源于自然的美好。
